一、壓力彈簧測力計
用注射器筒粗略測量大氣壓是根據p=f/s原理。(1)將活塞推至底部并用橡皮帽堵住小孔,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排盡注射器內的空氣.(2)活塞剛被拉動時,由二力平衡的條件可知:此時大氣壓強產生的壓力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等.
二、彈簧壓力計測壓過程
《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(GB50268-97) 9.2.10 水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: 1 試驗壓力應按表9.2.10-1選擇確定 表9.2.10-1 壓力管道水壓試驗的試驗壓力(MPa) 管材種類 工作壓力P 試驗壓力 鋼管 P P+0.5,且不小于0.9 球墨鑄鐵管 ≤0.5 2P >0.5 P+0.5 預(自)應力混凝土管、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 ≤0.6 1.5P >0.6 P+0.3 現澆鋼筋混凝土管渠 ≥0.1 1.5P 化學建材管 ≥0.1 1.5P,且不小于0.8 2 預試驗階段:將管道內水壓緩緩地升至試驗壓力并穩壓30min,期間如有壓力下降可注水補壓,但不得高于試驗壓力;檢查管道接口、配件等處有無漏水、損壞現象;有漏水、損壞現象時應及時停止試壓,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后重新試壓; 3 主試驗階段:停止注水補壓,穩定15min;當15min后壓力下降不超表9.2.10-2中所列允許壓力降數值時,將試驗壓力降至工作壓力并保持恒壓30min,進行外觀檢查若無漏水現象,則水壓試驗合格; 表9.2.10-2 壓力管道水壓試驗的允許壓力降(MPa) 管材種類 試驗壓力 允許壓力降 鋼管 P+0.5,且不小于0.9 0 球墨鑄鐵管 2P 0.03 P+0.5 預(自)應力鋼筋混凝土管、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 1.5P P+0.3 現澆鋼筋混凝土管渠 1.5P 化學建材管 1.5P,且不小于0.8 0.02 4 管道升壓時,管道的氣體應排除,升壓過程中,當發現彈簧壓力計表針擺動、不穩,且升壓較慢時,應重新排氣后再升壓; 5 應分級升壓,每升一級應檢查后背、支墩、管身及接口,當無異?,F象時再繼續升壓; 6 水壓試驗過程中,后背頂撐、管道兩端嚴禁站人; 7 水壓試驗時,嚴禁修補缺陷;遇有缺陷時,應做出標記,卸壓后修補。
三、彈簧壓力計的工作原理
血壓計是測量血壓的儀器,又稱血壓儀。血壓計主要有聽診法血壓計和示波法血壓計。
聽診法血壓計主要有:水銀血壓計(壓力計)、彈簧表式血壓計(壓光柱血壓計、光顯血壓計、液晶血壓計等。
示波法又叫振蕩法,它的原理是獲取在放氣過程中產生的振蕩波,通過一定的算法換算得出血壓值。 絕大多數的電子血壓計均是采用示波原理來設計的。
血壓
體循環動脈血壓簡稱血壓 (blood pressure,BP)。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,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,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 。心室收縮,血液從心室流入動脈,此時血液對動脈的壓力最高,稱為收縮壓(systolic blood pressure,SBP)。心室舒張,動脈血管彈性回縮,血液仍慢慢繼續向前流動,但血壓下降,此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(diastolic blood pressure,DBP)
發展歷史
1628年,英國科學家威廉·哈維注意到當動脈被割破時,血液就像被壓力驅動那樣噴涌而出。通過觸摸脈搏的跳動,會感覺到血壓。
1835年,尤利烏斯·埃里松發明了一個血壓計,它把脈搏的搏動傳遞給一個狹窄的水銀柱,當脈搏搏動時,水銀會相應地上下跳動,醫生第一次能在不切開動脈的情況下測量脈搏和血壓。但由于它使用不便,制作粗陋,并且讀數不準確,因此其他的科學家對它進行了改進。血壓計根據水銀柱的高度測量血壓,氣壓計以同樣的方式測量氣壓。
1860年,法國科學家艾蒂安朱爾·馬雷研制成了一個當時最好的血壓計,它將脈搏的搏動放大,并將搏動的軌跡記錄在卷筒紙上。這個血壓計也能隨身攜帶,馬雷用這個血壓計來研究心臟的異常跳動。
醫生使用的血壓計是意大利科學家希皮奧內·里瓦羅奇在1896年發明的。它有一個能充氣的袖帶,用于阻斷血液的流動,醫生用一個聽診器聽脈搏的跳動,同時在刻度表上讀出血壓數[1] 。
工作原理
血壓計的主要原理是指空氣加壓壓迫局部動脈,通過施加壓力,阻止局部動脈的搏動,從而測量這一時期的血流壓力的過程[2] 。血壓計的測量原理可分為聽診法和示波法兩種。
聽診法又叫柯氏音法,也分為人工柯氏音法和電子柯氏音法。人工柯氏音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見到的醫生、護士用壓力表與聽診器進行測量血壓的方法;電子柯氏音法則是用電子技術代替醫生、護士的柯氏音測量方法[1]。其原理為纏縛于上臂的袖帶,其壓力作用于肱動脈。調節袖帶氣體改變壓力,用聽診器聽搏動的聲音,從而得到收縮壓和舒張壓[1]。
示波法也叫振蕩法,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比較先進的電子測量方法,其原理為自動調節纏縛于上臂的袖帶的充氣量,改變壓力,血流通過血管具有一定的振蕩波,由壓力傳感器接收,逐漸放氣,根據振蕩波的變化,壓力傳感器所檢測的壓力及波動也隨之變化,選擇波動最大的時刻為參考點,以這點為基礎,向前尋某一個值的波動點為收縮壓,向后尋某一個值的波動點為舒張壓,該值不同廠家設定不同。
四、彈簧壓力計精度
壓力表校驗步驟
1 校驗用儀表
1)標準器:彈簧管式精度壓力表,彈簧管式精密真空表,三等標準活塞式壓力計,三等標準活塞式壓力真空計,其它同準確度的標準計量儀器。
2)其它設備:壓力表校驗器,氣體壓力源,真空校驗儀。
2 調校項目
1)基本誤差的調校
2)回程誤差的調校
3)輕敲位移量的調校
3 調校步驟、指標。
3.1 調校步驟(標準表比較法)。
1)儀表的安裝與排汽。
將標準表與被校表分別垂直安裝于壓力校驗器相應位置上。
排汽方法如下:
新安裝、拆裝或新換油的活塞壓力計(或壓力校驗器),須進行排汽工作,關閉油路閥門,打開油桿和活塞閥門,先逆時針轉動手柄抽氣,再順時針轉動手柄排氣。
多次反復進行并隨時觀察油面排氣情況,直至無氣泡排出為止。
2)檢查零點
應在沒有壓力情況下檢查或定零點,然后稍加壓、降壓及輕敲以檢查零點,零點須符合以下要求:
① 有零點限止釘(擋針)的壓力表指針應緊靠在限止釘上,其“縮格”(小格比其它小格小的數值)不得超過允許誤差的值。
② 無零點限止釘的壓力表,指針與零點分度線的,偏差不得超過允許誤差的值,零點分度線寬度等于允許誤差值的壓力表,其指針須在零點分度線寬度范圍內。
③ 壓力真空表的指針須在零度分度線寬度范圍內,其零點分度不能超過允許誤差的值的1.5倍。
3)加壓校驗
以標準表檢定證書為定點的基準,或被檢表在量程內應當取五點以上,先均勻加壓至個校驗點,讀被校表顯示值,再輕敲表殼,記錄顯示值前后差值與輕敲后的顯示值,以后各點的校驗方法相同。
當后一點校驗完畢后,再作下降校驗,須以標準表檢定證書為定點的基準。
先均勻減壓逐點校驗,并讀取被校驗表顯示值,再輕敲表殼,讀顯示值并記錄前后顯示差值和輕敲后的顯示值。
標準表比較法的操作必須注意:上升校驗時不允許有下降操作,下降校驗時不允許有上升操作。
4)基本調校
如果指針下限指示大上限指示小,則表示儀表的實際,量程范圍比標尺的量程范圍大,即刻度量程大于指針行程,而當指針下限指示小而上限指示大時,則說明實際量程比標尺量程小,即刻度量程小于指針行程。
當儀表出現上述兩種情況時,主要靠改變扇形齒輪,尾部與彈簧管自由端,連接點的位置來進行調整。
例如,當被校表的量程大時,可將扇形齒輪尾部的,可調螺絲向里調,即靠近中心軸,這樣就可以減小儀表量程,即增大儀表指針的行程。
如果指針的指示只有一、二點不準,則說明小齒輪有局部磨損,這時可將小齒輪磨損
五、彈簧壓力計制作原理視頻講解
明確概念后便很容易判斷,對所有壓力儀表通用。
1、絕壓是指以絕對真空為零點的壓力 2、表壓是指以當前大氣壓或標準大氣壓為零點的壓力(標準大氣壓為101.325kPa) 將儀表端口通大氣,看看指針零點位置判斷即可。彈簧管式壓力表,由于其工藝及材料所限,沒有較高準確度的儀表,市面上絕大多數為表壓型,個人還沒見過彈簧管式的絕壓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