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拉伸彈簧受力曲線圖片高清
2010的標準中沒有提到,但是老標準GB/T 228-2002中對粗糙度有明確的要求
板拉<3.2,棒拉<0.8
二、拉伸彈簧零件簡圖
一根彈簧和兩根彈簧比較,將兩根彈簧串聯起來使用時,更容易被拉伸,也就是說當兩根彈簧串聯起來,施加同樣的拉力相較于一根彈簧,它的伸長量更大。
這是因為兩根彈簧串聯起來作為一個彈簧使用時,其等效勁度系數減小。
如兩根勁度系數均為K的相同彈簧串聯起來,相較于一根彈簧,當我們用力F拉串聯彈簧時,每根彈簧均受F力作用均伸長L,即串聯彈簧總的伸長量為2L,代入F=K△L有K'=F/△L=F/2乚=K/2。
可見將兩相同彈簧串聯使用,它的勁度系數減為原來的1/2。所以兩根彈簧串聯時更容易拉伸。
三、拉伸彈簧受力分析
一根彈簧,在它下面掛5N重的砝碼時,彈簧伸長了4cm,如果把這根彈簧放在不計摩擦的水平桌面上,在彈簧兩端用相等的力把彈簧拉伸了8cm,則彈簧每端受到的拉力為(10)牛?! 》治觯涸趶椥韵薅葍?,彈簧長度的變化量和受到的外力成正比,如果外力為壓力,則壓力與彈簧壓縮的長度成正比,如果外力為拉力,則拉力與彈簧伸長的長度成正比。一根彈簧,在它下面掛5N重的砝碼時,彈簧伸長了4cm,這意味著當彈簧受到拉力等于5牛時,彈簧可伸長4厘米,因此如果彈簧伸長8厘米,則彈簧受到拉力=5?!粒?厘米/4厘米)=10牛。為了保持彈簧的受力能二力平衡,所以當彈簧一段受到10牛拉力作用時,另一端也受到10牛拉力作用。
四、拉伸彈簧計算公式表
壓縮彈簧彈力的計算公式如下:
1、上面公式里每項代表的含義為:
①G = 剪切彈性模量[MPa, psi](G值大小為:鋼絲8000,不銹鋼7200);
②d = 線徑 [mm, in];
③n = 有效圈數 [-];
④D = 中心直徑 [mm, in];
⑤k = 彈簧系數 [N/mm, lb/in]。
2、壓縮彈簧的參數必須由材料、線徑、中心直徑、有效圈數、彈簧總長、工作高度、需求力度這些參數組成。如果對力度沒有特別要求的彈簧,可以不提供彈簧的工作高度和需求力度的參數。
壓縮彈簧彈力的相關情況
彈力的本質是分子間的作用力。其中的具體情況如下所示:
1、當物體被拉伸或壓縮時,分子間的距離便會發生變化,使分子間的相對位置拉開或靠攏。
2、這樣,分子間的引力與斥力就不會平衡,出現相吸或相斥的傾向。
3、而這些分子間的吸引或排斥的總效果,就是宏觀上觀察到的彈力。
4、如果外力太大,分子間的距離被拉開得太多,分子就會滑進另一個穩定的位置。
5、即使外力除去后,也不能再回到復原位,就會保留永久的變形。
五、拉伸彈簧零件圖
在彈簧的彈性極限范圍內,彈簧拉伸后能恢復原樣,這是因為彈簧本身的固有屬性“彈簧形變”所決定的。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,彈簧伸伸后能恢復原樣的過程是能量相互轉化的過程。
六、拉伸彈簧受力曲線圖片大全
從設計角度講,兩者在設計上就有著不少的區別
壓縮彈簧設計的關鍵
設計壓縮彈簧需要的基本參數,即外徑,內徑,長度,也就是彈簧所占的空間范圍,這是第一條件。
彈力,必須清楚的了解當彈簧處于工作狀態時實際所需的力度(N),方便選取材質和線徑。
壓縮量,也就是壓縮行程,由此決定圈數。
彈簧工作環境,在高濕度環境工作,彈簧表面需做表面處理,以防腐防潮;在高溫環境工作,由于溫度對彈簧的使用壽命有著巨大的影響,所以,高溫環境工作的則需選擇耐高溫材質,才可正常工作。
2.拉伸彈簧設計的關鍵要素
所需具備的拉力,也就是能夠負荷的重量,由此來決定拉簧的材質和線徑和可調長度。
空間范圍,知道了空間范圍,就可以決定拉簧的外徑,自由長和圈數。
從形狀上來說
對于拉伸彈簧來說,拉伸彈簧是承受軸向拉力的螺旋彈簧,對于拉伸彈簧來說通常都是使用圓截面材料制造成的。在沒有受到負荷重力的時候,拉伸彈簧的圈與圈之間通常都是并緊的是沒有間隙的。
對于壓縮彈簧來說,壓縮彈簧則是承受向壓力的螺旋彈簧,它所使用的材料截面大部分都多為圓形,也有用的是矩形和多股鋼縈卷制的,彈簧通常都是為等節距的,壓縮彈簧的外形有:圓柱形、圓錐形、中凸形和中凹形以及少量的非圓形等,壓縮彈簧的圈與圈之間有一定的間隙,當受到外載荷時彈簧收縮變形,儲存變形能。
七、拉伸彈簧拉力計算公式
· 壓力彈簧的設計數據,除彈簧尺寸外,更需要計算出最大負荷及變位尺寸的負荷;
· 彈簧常數:以k表示,當彈簧被壓縮時,每增加1mm距離的負荷(kgf/mm);
· 彈簧常數公式(單位:kgf/mm):
k =(G×d)/(8×Dm×Nc)
G=線材的鋼性模數:琴鋼絲G=8000 ;不銹鋼絲G=7300 ,磷青銅線G=4500 ,黃銅線G=3500
d=線徑
Do=OD=外徑
Di=ID=內徑
Dm=MD=中徑=Do-d
N=總圈數
Nc=有效圈數=N-2
彈簧常數計算范例:
線徑=2.0mm , 外徑=22mm , 總圈數=5.5圈 ,鋼絲材質=琴鋼絲
拉力彈簧
拉力彈簧的 k值與壓力彈簧的計算公式相同
· 拉力彈簧的初張力:初張力等于適足拉開互相緊貼的彈簧并圈所需的力,初張力在彈簧卷制成形后發生。拉力彈簧在制作時,因鋼絲材質、線徑、彈簧指數、靜電、潤滑油脂、熱處理、電鍍等不同,使得每個拉力彈簧初始拉力產生不平均的現象。所以安裝各規格的拉力彈簧時,應預拉至各并圈之間稍為分開一些間距所需的力稱為初張力。
· 初張力=P-(k×F1)=最大負荷-(彈簧常數×拉伸長度)
扭力彈簧
· 彈簧常數:以 k 表示,當彈簧被扭轉時,每增加1°扭轉角的負荷 (kgf/mm).
· 彈簧常數公式(單位:kgf/mm):
E=線材之鋼性模數:琴鋼絲E=21000 ,不銹鋼絲E=19400 ,磷青銅線E=11200 ,黃銅線E=11200
d=線徑
Do=OD=外徑
Di=ID=內徑
Dm=MD=中徑=Do-d
N=總圈數
R=負荷作用的力臂
p=3.1416
八、拉伸彈簧的固定方法圖片
折疊椅、繩子
所需工具
剪刀、大號鉤針
制作步驟
第1步:首先確定繩子要足夠結實,椅子壞掉的結果是非常慘烈的,將舊的折疊椅椅面的部分拆掉,然后用繩子來打結起頭。
第2步:拉到上面的位置折出一個扣。
第3步:用鉤針先拉住這個扣。
第4步:繼續將繩子拉下來。
第5步:下面也用一個鉤針固定住。
第6步:將繩子繼續拉到上面。
第7步:用鉤針來掛線。
第8步:就像是這樣。
第9步:拉線出來。
第10步:編織下面的位置也是同樣。
第11步:將扣掛線到鉤針上面。
第12步:拉線出來。
第13步:這樣就可以了。
第14步:用彩色的繩子來編織側面部分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方法,但是需要在中間的位置來編織出花樣。
第15步:仍然是用鉤針固定住。
第16步:進行編織。
第17步:這樣就可以用彩色的繩子編織了。
第18步:最后完成的新椅子又漂亮又結實喲